《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文化》PPT下载

立即下载
收藏
  • 2024-06-30
  • 60次
  • 0次
  • 15金币
  • 5ukj
  • 详细信息
    • ID:87746
    • 版本:统编版(2019)
    • 册别: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 等级:普通
    • 年份:2019
    • 大小:11022 KB
    • 格式:pptx
《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文化》PPT下载-预览图01
《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文化》PPT下载-预览图02
《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文化》PPT下载-预览图03
《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文化》PPT下载-预览图04
《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文化》PPT下载-预览图05
《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文化》PPT下载-预览图06
《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文化》PPT下载-预览图07

预览已结束,下载使用更方便

统编版(2019)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文化》PPT下载
展开
《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文化》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1.儒学:董仲舒进“天人三策”,建议“诸不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为武帝所采纳,形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治格局,确立儒学此后2000对年正统思想正统。 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吸收佛道思想 2.道教:主张“贵儒”和“尊道” 唐朝奉李耳为始祖,唐高宗李治于乾封元年(公元666年)二月追号为"太上玄元皇帝";唐明皇李隆基天宝二年(公元743年)正月加尊号"大圣祖"三字;天宝八载(公元749年)六月又加尊号为"圣祖大道玄元皇帝"。见《旧唐书.高宗纪下》及《礼仪志四》。唐 杜甫 《喜闻盗贼总退口号》诗之五:“ 大历 三年调玉烛, 玄元皇帝 圣云孙。” 唐 李绅 《赠毛仙翁》诗:“忆昔我祖神仙主, 玄元皇帝 周 柱史。” 3.佛教:吸收儒学精髓,渐趋本土化 三教合一 左侧是佛教的弥勒院,右侧是道教的元君祠,中间是儒家胜景,孔子登临处。方寸之地,三教会集,巧妙融合。 重点解析: “三教合一”的主张并不是要求“三教”合为“一教”,而是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2.魏晋时期佛教盛行:魏晋时期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了大量的钱财,很多劳动力不事生产,严重影响到政府利益。 梁武帝定佛教为国教,四次出家。朝廷为给他赎身,累计给同泰寺捐了五万万钱。因为梁武帝尚佛,全国的庙宇越来越多,不做事的和尚尼姑越来越多,老百姓的赋税越来越重,日子越来越难过,当时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 梁朝佛寺满人间 和尚尼姑赛神仙 谁言佛教能救国 百姓哭地又喊天 后来梁武帝在“侯景之乱”中被软禁,被活活的饿死。他死后不到十年,陈霸先废掉了梁朝的最后一个皇帝,自己做了皇帝,改国号为陈。 ... ... ... 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文化PPT,第二部分内容:文学艺术 建安文学: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文学史一般所说的建安文学,是建安前几年至魏明帝最后一年(239年)这段时间的文学,实即曹氏势力统治下的文学,而创作主要是在建安年间。代表作家主要是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r、应�`、刘桢)和蔡琰等。建安作家用自己的笔直抒胸襟,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掀起了我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高潮。由于其时正是汉献帝建安年代,故后世称为建安文学,也称建安风骨。 中国古代的田园诗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夫等的劳动为题材。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体后,唐宋等诗歌中的田园诗便主要变成了隐居不仕的文人和从官场退居田园的仕宦者们所作的以田园生活为描写对象的诗歌。田园诗和边塞诗并称唐代开元、天宝年间两大词派,前者恬淡疏朴,后者雄浑豪迈。 唐代文学 概况: 初唐诗人:陈子昂、王勃    田园诗人:孟浩然、王维; 边塞诗人:高适、岑参     盛唐诗人:李白、杜甫; 中唐诗人:白居易 晚唐诗人:李商隐、杜牧。 ... ... ... 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文化PPT,第三部分内容:中外文化交流 1.以佛教研讨为主要形式的中外文化交流 (1)中国同印度之间的交流 ①从东汉后期到北朝,陆续有中亚、印度的高僧来华,将大批佛经翻译成汉文。 ②东晋的法显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 ③唐朝的高僧玄奘,在贞观初年也西行前往天竺取经。 (2)中国同日本、新罗等国的交流 ①日本、新罗等国常常派学问僧来长安求法,日本的空海就是很有名的一位高僧。 ②唐朝高僧鉴真东渡,历尽艰险最终到达日本,传授佛法。2.以使节、商人、留学生为主要形式的中外文化交流 ... ... ... 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文化PPT,第四部分内容:课堂练习 1.北朝贾思勰著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齐民要术》中“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功力少而成功多。任情反道,劳而无获”反映的农学思想是(  ) A.因地制宜 B.多种经营 C.商品生产 D.重农抑商 2.隋唐时期,中华文化更增添了鲜明的多民族色彩,这主要是由于(  ) A.汉族文化为各少数民族效法吸收  B.各少数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各具特点 C.各族交往密切,文化相互交流融合  D.继承了历代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神 解析:中华文化具有多民族色彩,是在各族人民交往密切基础上的文化交融。 3.道教产生于东汉末年,并成为黄巾起义的工具。而东晋道教代表人物葛洪认为黄巾军领袖张角“诳眩黎庶,纠合群愚,招集奸党,称合逆乱”;同时强调“道者,儒之本也;儒者,道之末也”,信道求仙者应“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葛洪的主张(  ) A.体现了“三教合一”的趋势  B.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C.反映了下层民众的诉求  D.动摇了儒学的统治地位 解析:材料只谈到儒家和道家,未提佛教,所以与“三教合一”无关,A项错误;葛洪反对张角,强调“忠孝和顺仁信”,这对社会和谐发展是有利的,B项正确;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葛洪的思想对统治阶级是有利的,有利于稳固统治,C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答案:B 关键词: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课件免费下载,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文化PPT下载,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PPT下载,.PPT格式;

下载与使用帮助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如果首次下载不成功,可再次下载,15天内下载本站同一份资料不重复扣费。
3、如果浏览器启用了拦截弹出窗口,此功能有可能造成下载失败,请临时关闭拦截
4、资料成功下载后不支持退换,如发现资料有严重质量问题,请点击网站右侧 【意见反馈】,如若属实,我们会补偿您的损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