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PPT优质课件

立即下载
收藏
  • 2024-06-28
  • 53次
  • 0次
  • 25金币
  • 5ukj
  • 详细信息
    • ID:87732
    • 版本:统编版(2019)
    • 册别: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 等级:精品
    • 年份:2021
    • 大小:898 KB
    • 格式:pptx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PPT优质课件-预览图01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PPT优质课件-预览图02

预览已结束,下载使用更方便

统编版(2019)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PPT优质课件
展开
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PPT优质课件,共13页。 学习目标: 1.了解隋唐选官制度的变化 2.掌握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创新 3.学习隋唐的赋税制度 学习重难点: 1.重点:隋唐选官制度的变化;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创新;隋唐的赋税制度 2.难点: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创新;隋唐的赋税制度 选官制度 一、九品中正制 (1)形成:曹魏时,创立了新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 (2)选官方式: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 (3)选官标准:从初创时期的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演变为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 (4)地位:九品中正制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5)衰落:随着士族的没落,九品中正制无法延续 二、科举制 (1)形成与发展 ①隋朝建立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②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③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 ④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⑤武则天扩大科举考试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⑥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2)影响 ①科举制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 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科举制使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开和公平,中国古代 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 三省六部制 1、形成、发展与完善: (1)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它们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 (2)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3)隋唐时期, 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 (4)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称中书门下。政事堂的设立,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 2、主要职能: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 3、影响 ①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使得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 ②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赋税制度 1、租调制:魏晋时期,开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 。 2、均田制: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规定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 3、租庸调制:唐初,将赋税征收对象定为21至59岁的成年男子。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如果朝廷因故加派徭役,就必须免除调、租的一部分乃至全部。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 4、两税法: (1) 背景: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减。 (2)目的:为了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 (3)内容 ①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 ②一年分春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4)作用: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它“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 ... ... 关键词:《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PPT课件免费下载,.PPT格式

下载与使用帮助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如果首次下载不成功,可再次下载,15天内下载本站同一份资料不重复扣费。
3、如果浏览器启用了拦截弹出窗口,此功能有可能造成下载失败,请临时关闭拦截
4、资料成功下载后不支持退换,如发现资料有严重质量问题,请点击网站右侧 【意见反馈】,如若属实,我们会补偿您的损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