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及其化合物》PPT

立即下载
收藏
  • 2024-10-01
  • 50次
  • 0次
  • 15金币
  • 5ukj
  • 详细信息
    • ID:83922
    • 版本:人教版(2019)
    • 册别:必修第一册
    • 等级:普通
    • 年份:2019
    • 大小:2565 KB
    • 格式:pptx
《铁及其化合物》PPT-预览图01
《铁及其化合物》PPT-预览图02
《铁及其化合物》PPT-预览图03
《铁及其化合物》PPT-预览图04
《铁及其化合物》PPT-预览图05
《铁及其化合物》PPT-预览图06

预览已结束,下载使用更方便

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第一册《铁及其化合物》PPT
展开
《铁及其化合物》PPT 第一部分内容:素养目标 1.结合生活中的铁制品应用,了解单质铁、铁的氧化物的性质及用途,培养化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 2.通过探究实验,认识铁单质与水蒸气反应的条件,对比钠与水的反应,加深对微观原子结构决定物质宏观性质的认识,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能力。 3.通过实验掌握Fe(OH)2、Fe(OH)3的制备原理及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现象,认识+2价铁的强还原性。 4.依据化合价理论,结合实验探究,掌握Fe、Fe2+、Fe3+相互转化的途径,强化变化观念。 5.通过实验探究学会Fe2+、Fe3+的检验方法,培养证据推理意识,提升实验探究能力与创新意识。 ... ... ... 铁及其化合物PPT,第二部分内容:课前篇自主预习 知识铺垫 1.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水、空气同时接触。 2.光亮的铁丝在空气中能否燃烧?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的现象如何?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示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3Fe+2O2==Fe3O4。 3.铁与盐酸、CuSO4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Fe+2H+=Fe2++H2↑, Fe+Cu2+=Fe2++Cu。 4.将几滴FeCl3饱和溶液滴入沸腾的蒸馏水中,继续加热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所得液体即为氢氧化铁胶体。 新知预习 一、铁元素概述 1.自然界中的铁:既有单质(陨铁中的铁单质)形态又有化合物(矿石中+2、+3价铁的化合物)形态。 2.含量:铁在地壳中含量居第四位,仅次于氧、硅、铝。 3.开发利用:春秋初年我国已掌握了冶铁技术。工业炼铁原理(以Fe2O3为例)3CO+Fe2O3==2Fe+3CO2。 二、铁的单质 1.物理性质 铁有延展性、导热性、导电性,但其导电性不如铜和铝,铁还能被磁铁吸引。其熔、沸点较高,熔点:1 535 ℃、沸点:2 750 ℃。密度:7.86 g·cm-3。 2.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单质(O2、Cl2等)反应,如Fe与Cl2反应: 2Fe+3Cl2==2FeCl3。 (2)与盐酸、稀硫酸反应:Fe+2H+=Fe2++H2↑(离子方程式)。 (3)与某些盐反应,如Fe与CuSO4溶液反应:Fe+Cu2+=Fe2++Cu(离子方程式)。 (4)与水反应,通常铁与冷水和热水均不反应,但铁可与水蒸气反应。  三、铁的重要化合物 1.铁的氧化物 2.铁的氢氧化物  3.铁盐、亚铁盐 (1)Fe3+的检验  (2)Fe2+和Fe3+的转化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FeCl3溶液与铁粉:2Fe3++Fe=3Fe2+。 ②FeCl2溶液与氯水:2Fe2++Cl22Fe3++2Cl-。 ③FeCl3溶液与覆铜板:2Fe3++Cu=2Fe2++Cu2+。 【微思考2】Fe、FeSO4和Fe2(SO4)3三种物质中,哪种物质可做氧化剂,哪种可做还原剂,哪种既可做氧化剂又可做还原剂? 提示Fe、FeSO4和Fe2(SO4)3三种物质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0、+2、+3价,根据含元素最高价的物质只能做氧化剂,含元素最低价的物质只能做还原剂,处于中间价态的物质既可做氧化剂又可做还原剂得出结论:Fe2(SO4)3可做氧化剂,Fe可做还原剂,FeSO4既可做氧化剂又可做还原剂。 自主测试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Fe与H2O(g)反应生成Fe2O3和H2。 (  ) (2)铁有多种氧化物,且均为黑色固体。 (  ) (3)Fe3O4中的Fe化合价有+2和+3价,Fe3O4为混合物。 (  ) (4)Fe(OH)2和Fe(OH)3均为弱碱,均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H2O。 (  ) (5)Fe(OH)2易被溶解在溶液中的O2氧化为Fe(OH)3。(  ) (6)Fe2+遇到氧化剂Cl2、KMnO4、H2O2均被氧化为Fe3+。 (  ) (7)FeCl3溶液与Fe、Cu反应,体现了FeCl3的还原性。 (  ) (8)Fe3+遇KSCN溶液可生成红色沉淀。 (  ) 答案(1)× (2)× (3)× (4)√ (5)√ (6)√ (7)× (8)× 2.下列关于铁与水蒸气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反应中有氢气产生 B.此反应需在高温条件下才能发生 C.生成的铁的化合物中铁全部呈+3价 D.该反应中水做氧化剂 答案C 解析Fe与H2O(g)反应生成Fe3O4和H2,Fe3O4中Fe的化合价既有+2价又有+3价。 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铁与盐酸反应:2Fe+6H+=2Fe3++3H2↑ B.氯气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2FeCl2+Cl2=2FeCl3 C.氯化铁溶液与铁反应:Fe3++Fe=2Fe2+ D.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3++3OH-=Fe(OH)3↓ 答案D 解析由于盐酸中H+的氧化性弱,故铁与盐酸反应时,Fe只能被氧化为Fe2+,A错误;B项是化学方程式,不是离子方程式,FeCl2中Cl-实际不参加反应,应删去;C项中电荷不守恒。 ... ... ... 铁及其化合物PPT,第三部分内容:课堂篇探究学习 “Fe、Fe2+、Fe3+”的三角转化关系 问题探究 1.【实验探究】 2.Fe(OH)3、FeCl3、FeCl2是否都可由化合反应得到?请写出可能的化学方程式。 提示它们均可由化合反应得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如何除去FeCl3溶液中混有的FeCl2?如何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FeCl3? 提示通入Cl2;加入铁粉。 深化拓展 1.“铁三角”转化关系 2.含铁物质的分离与除杂  素能应用 典例1已知有以下物质相互转化: 试回答: (1)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写出由E转变成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常用__________检验G中的阳离子,其现象为__________。  (4)向G溶液加入A的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答案(1)FeCl2 KCl (2)4Fe(OH)2+2H2O+O2=4Fe(OH)3 (3)KSCN溶液 棕黄色溶液变为红色溶液 (4)2Fe3++Fe=3Fe2+ 解析根据流程图,推知D溶液为KCl溶液,H为AgCl,E为Fe(OH)2,F为Fe(OH)3,G为FeCl3,然后根据图中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推知A为Fe,B为FeCl2,C为KOH。 变式训练1-1欲除去FeSO4溶液中含有的CuSO4和Fe2(SO4)3等少量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是(  ) A.氨水 B.铝粉 C.铁粉 D.NaOH溶液 答案C 解析加入铁粉后,Cu2++Fe=Cu+Fe2+,2Fe3++Fe=3Fe2+,然后将过量的铁粉及Cu过滤即可。 ... ... ... 铁及其化合物PPT,第四部分内容:随堂检测 1.铁在一定条件下与O2、水蒸气反应的共同产物是(  ) A.FeO B.Fe2O3 C.Fe3O4 D.Fe(OH)2 答案C 解析铁在氧气中点燃生成Fe3O4,与H2O(g)在高温下反应也生成Fe3O4。 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Fe3O4为磁性氧化铁,其中铁的化合价为+2和+3 B.FeO、Fe2O3均为碱性氧化物,均与盐酸反应 C.Fe(OH)2不稳定,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D.Fe(OH)3比Fe(OH)2稳定 答案C 解析Fe(OH)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易被氧化。 3.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FeCl3,最好的方法是(  ) A.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通入氯气 C.加入铜粉 D.加入铁粉 答案D 解析要实现“Fe3+→Fe2+”的转化,需要加入还原剂,且不引入新的杂质离子,最好的方法是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发生的化学反应为2FeCl3+Fe=3FeCl2。 4.向某溶液中加入含Fe2+的溶液后,无明显变化。当再滴入几滴新制氯水后,混合溶液变成红色。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CN- B.氧化性:Fe3+>Cl2 C.Fe2+与SCN-不能形成红色物质 D.Fe2+被氧化为Fe3+ 答案B 解析溶液中的Fe2+与加入的新制氯水发生反应2Fe2++Cl2=2Fe3++2Cl-,氧化性:Fe3+<Cl2;能使含Fe3+的溶液变为红色,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CN-。因原溶液中加入含Fe2+的溶液后,无明显变化,说明Fe2+与SCN-不能形成红色物质。 ... ... ... 关键词: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PPT课件免费下载,铁及其化合物PPT下载,.PPT格式;

下载与使用帮助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如果首次下载不成功,可再次下载,15天内下载本站同一份资料不重复扣费。
3、如果浏览器启用了拦截弹出窗口,此功能有可能造成下载失败,请临时关闭拦截
4、资料成功下载后不支持退换,如发现资料有严重质量问题,请点击网站右侧 【意见反馈】,如若属实,我们会补偿您的损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