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2012)数学七年级上册《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PPT精品课件(第1课时)
展开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PPT精品课件(第1课时),共14页。
学习目标
1.经历“把配套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掌握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步骤,获得分析实际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2.能够“找出配套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3.经历“把配套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和数学建模的核心素养,并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
4.通过探究如何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使以x为未知数的方程逐步向着x=a的形式转化.
依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运算律等.
新课导入
典型例题
例1:某车间有22名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1200个螺柱或2000个螺母. 1个螺柱需要配2个螺母,为使每天生产的螺柱和螺母刚好配套,应安排生产螺柱和螺母的工人各多少名?
分析:每天生产的螺母数量是螺柱数量的2倍时,它们刚好配套.
每天生产的螺柱数量:每天生产的螺母数量 = 1:2
等量关系:每天生产的螺柱数量 : 生产的螺母数量 = 1 : 2
解:设应安排x名工人生产螺柱,则 名工人生产螺母.
解方程,得
检验,符合题意, .
答:应安排10名工人生产螺柱,12名工人生产螺母.
这类问题中的物品配套,具有一定的数量关系,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然后通过等量关系,可以作为列方程的依据.
步骤:1.先找已知数和未知数; 2.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找到等量关系;
3.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4.求解、检验+答题;
例2.某机械厂加工车间有85名工人,平均每人每天加工大齿轮16个或小齿轮10个,已知2个大齿轮与3个小齿轮配成一套,问需分别安排多少名工人加工大、小齿轮,才能使每天加工的大小齿轮刚好配套?
分析: 2个大齿轮与3个小齿轮配成一套.
生产大齿轮数量:生产小齿轮数量 = 2:3
等量关系:生产大齿轮数量 : 生产小齿轮数量 = 2:3
解:设安排x名工人加工大齿轮,则名工人加工小齿轮.
解方程,得
答:安排加工大齿轮是25名工人,安排加工小齿轮是60名工人.
1.用铝片做听装饮料瓶,每张铝片可制作瓶身16个或制瓶底43个,一个瓶身与两个瓶底配成一套,现有150张铝片,用多少张制瓶身,多少张制瓶底可以正好制成整套的饮料瓶?
解:设用x张铝片制瓶身,则 张制作瓶底.
解方程,得
答:用86张铝片制瓶身,则64张制作瓶底,可以正好制成整套的饮料瓶.
1.某车间每天能生产甲种零件120个,或乙种零件100个,甲、乙两种零件分别取3个、2个才能配成一套产品,现要在45天内生产最多的成套产品,怎样安排生产甲、乙两种零件的天数?
最多可以生产多少套产品?
解:设安排x天生产甲种零件,则 天生产乙种零件.
解方程,得
答:安排20天生产甲种零件,安排20天生产乙种零件,共生产1000套产品.
... ... ...
关键词: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PPT课件免费下载,一元一次方程PPT下载,.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