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第二课时PPT

立即下载
收藏
  • 2024-06-30
  • 27次
  • 0次
  • 15金币
  • 5ukj
  • 详细信息
    • ID:4007
    • 版本:部编版
    • 册别:四年级上册
    • 等级:普通
    • 年份:2019
    • 大小:5534 KB
    • 格式:pptx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PPT-预览图01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PPT-预览图02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PPT-预览图03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PPT-预览图04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PPT-预览图05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PPT-预览图06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PPT-预览图07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PPT-预览图08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PPT-预览图09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PPT-预览图010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第二课时PPT
展开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PPT 第一部分内容:走近作者 苏轼(1037—1101),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之风,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同为豪放派词人。 主要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 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1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背诵课文,默写《题西林壁》。(重点) 3.背诵古诗,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重点) ... ... ... 古诗三首PPT,第二部分内容: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 ... ... 古诗三首PPT,第三部分内容:我会写 题写  结构:半包围 音序:T  部首:页 组词:主题  题字 造句:老师为我的小说题写了书名。  书写指导:日字窄小,下横起笔向上、要长,下边撇短捺要长,左右要写紧凑。 侧面 结构:左右 音序:C  部首:亻 组词:侧影   旁敲侧击 造句:我的侧面坐着的是小芳同学。  书写指导:要写紧凑,亻和刂的竖钩要长,贝字稍短、下点要小。 ... ... ... 古诗三首PPT,第四部分内容:品读释疑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意: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西子湖畔这些消磨人们抗金斗志的淫靡歌舞,什么时候才能罢休?暖风把人们的头脑吹得如醉如迷,像喝醉了酒似的,南宋当局忘了国恨家仇,把临时苟安的杭州简直当作了故都汴州!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怎么多种变化吗? 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两句话是因果倒装句,先写出诗人没有看清庐山的真正面目,然后笔锋一转说明原因:因为“我”身处庐山之中视野太狭窄所以只能看到局部,而看不到庐山的全貌, 只有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 作者喜爱庐山。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 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 因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则是身在庐山时看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 ... ... ... 古诗三首PPT,第五部分内容:课文主旨 《题临安邸》是一首政治讽刺诗。是作者林升看到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然而南宋朝廷却一味苟且偏安,寻欢作乐,为吐心头的愤恨,表达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而题写在墙壁上的心里话。 课堂小结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 关键词: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免费下载,古诗三首PPT下载,题西林壁PPT下载,暮江吟PPT下载,雪梅PPT下载,.PPT格式;

下载与使用帮助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如果首次下载不成功,可再次下载,15天内下载本站同一份资料不重复扣费。
3、如果浏览器启用了拦截弹出窗口,此功能有可能造成下载失败,请临时关闭拦截
4、资料成功下载后不支持退换,如发现资料有严重质量问题,请点击网站右侧 【意见反馈】,如若属实,我们会补偿您的损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