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整合》认识化学科学PPT

立即下载
收藏
  • 2024-06-30
  • 64次
  • 0次
  • 15金币
  • 5ukj
  • 详细信息
    • ID:85917
    • 版本:人教版(2019)
    • 册别:必修第二册
    • 等级:普通
    • 年份:2019
    • 大小:2462 KB
    • 格式:pptx
《本章整合》认识化学科学PPT-预览图01
《本章整合》认识化学科学PPT-预览图02
《本章整合》认识化学科学PPT-预览图03
《本章整合》认识化学科学PPT-预览图04
《本章整合》认识化学科学PPT-预览图05

预览已结束,下载使用更方便

人教版(2019)地理必修第二册《本章整合》认识化学科学PPT
展开
《本章整合》认识化学科学PPT 第一部分内容:突破一 比较法学习钠的两种氧化物 典例1关于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氧化钠比过氧化钠稳定 B.都能与二氧化碳、水反应产生氧气 C.所含氧元素的化合价都为-2价 D.阴阳离子的个数比都为1∶2 答案:D 解析:氧化钠能被氧气氧化为过氧化钠,过氧化钠比氧化钠稳定。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水都能反应,但无氧气产生。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过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化钠中阴、阳离子分别为O2-、Na+,过氧化钠中阴、阳离子分别为     、Na+,其个数比都为1∶2。 知识归纳 1.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比较 特别提示(1)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化合物称作碱性氧化物。Na2O2与酸反应除生成盐和水外,还生成O2,故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 (2)Na2O2常用作漂白剂,能使有色物质漂白,故Na2O2加入含酚酞的水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2.有关Na2O2与CO2、H2O反应的几个重要关系 (1)物质的量的关系 无论是CO2或H2O的单一物质还是二者的混合物,通过足量的Na2O2时,参与反应的CO2或H2O与放出的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2)气体体积关系 若CO2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或单一气体)通过足量Na2O2,气体体积的减少量或原混合气体体积的   即为生成氧气的体积。 (3)固体质量关系 当固体Na2O2与CO2、H2O反应时,相当于Na2O2只吸收了CO2中的“CO”和H2O中的“H2”;可以看作发生相应的反应: ... ... ... 本章整合PPT,第二部分内容:突破二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典例2在同温同压下,A容器中盛有H2,B容器中盛有NH3,若使它们所含的原子总数相等,则两个容器的体积之比是(  ) A.2∶1 B.1∶2 C.2∶3 D.1∶3 答案:A 解析:若A容器与B容器中原子总数相等,则其分子数之比为2∶1,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两容器体积比为2∶1。 方法总结1.阿伏加德罗定律 阿伏加德罗定律: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即“四同”)。可简记为“三同定一同”,即对气体来说,温度、压强、体积、分子数(物质的量)四个量中,每有三个量相同,则第四个量必相同。 2.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 主要推论可归纳为 “三正比,一反比” 对点训练2-1等质量的甲烷和氨气相比较,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两种气体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7∶16 B.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为17∶16 C.两种气体的氢原子个数之比为17∶12 D.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为17∶16 答案:D 解析:等质量甲烷和氨气,物质的量之比与摩尔质量成反比,即物质的量之比为17∶16;则同温同压下,等质量气体的体积、分子个数之比均为17∶16,氢原子个数之比=17×4∶16×3=17∶12;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即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为16 g·mol-1∶17 g·mol-1=16∶17。 ... ... ... 本章整合PPT,第三部分内容:突破三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化学计算 典例3(1)某双原子分子构成的气体,其摩尔质量为M g·mol-1,该气体的质量为m g,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 ①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L。  ②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____________g·L-1。  ③该气体所含的原子总数为____________个。  ④该气体一个分子的质量为____________g。  (2)标准状况下,1.6 g某气态氧化物RO2的体积为0.56 L。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__。  方法总结化学计算的实质是借助化学知识寻找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然后运算求解。在解题的过程中,若根据条件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物质的量关系,就可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其解题方法是依据变化前后某一粒子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列出守恒关系求解。 1.物质的量是联系宏观量(如质量、体积)与微观量(如粒子数目)的桥梁和纽带,是计算的核心。解答时,要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2.要紧紧抓住“物质的量”这个计算的核心。牢固建立把“其他物理量转化为物质的量”的这一思维模式,充分利用下列“万能恒等式”及其变形,进行各量的相互求算。 式中n为物质的量,单位为mol;m为物质的质量,单位为g;M为摩尔质量,单位为g·mol-1;V(g)为气体体积,单位为L;Vm为气体摩尔体积,单位为L·mol-1;N为粒子个数;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单位为mol-1;x为饱和溶液的质量,单位为g;S为溶解度,单位为g;c为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为mol·L-1;V(aq)为溶液体积,单位为L。 ... ... ... 本章整合PPT,第四部分内容:突破四 化学计算中的常用方法 典例4有CO2和O2的混合气体100 mL,通入足量的Na2O2后,体积变为60 mL,则原混合气体中O2的体积为多少? 解利用差量法: 2CO2+2Na2O2 2Na2CO3+O2 ΔV 2 1 V(CO2) 100 mL-60 mL 2/(V"(" CO_2 ")" )=1/(40" " mL),则V(CO2)=80 mL。 则原混合气体中的V(O2)=100 mL-80 mL=20 mL。 答:原混合气体中O2的体积为20 mL。 方法总结1.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方法 (1)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找出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3)对应化学计量数,找出相关物质的物质的量。 (4)列出比例式进行计算。 2.关系式法 化学计算的依据是物质之间量的比例关系,这种比例关系通常可从化学方程式或化学式中得到。但对复杂的问题,如已知物与待求物之间是靠很多个反应来联系的,这时就需直接确定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即“关系式”。对于多步反应的计算,利用“关系式”更为简便。 “关系式”有多种,常见的有:质量或质量分数关系式、物质的量或粒子数关系式、气体体积的关系式等。 确定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式的一般方法。 (1)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关系式:先写出化学方程式,然后再根据需要从方程式中提炼出某些关系。如MnO2+4HCl(浓) MnCl2+Cl2↑+2H2O,可得如下关系:4HCl~Cl2。 (2)在Na与H2O或酸的反应中,根据守恒原理确定关系式:2Na~H2。 3.差量法 差量法是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有关物理量发生的变化,找出所谓的“理论差量”。如反应前后的质量、气体体积、物质的量、气体压强、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变化等。该差量的大小与反应物的有关量成正比。差量法就是借助这种比例关系,解决一定量变的计算方法。解此类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确定“理论差量”,再根据题目提供的“实际差量”列出比例式,求出答案。 4.过量问题的计算 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按一定量的关系进行,但题中若给出两个或两个以上反应物的量,解此类题应当先判断哪种物质过量,然后根据不足量的物质去求解。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判断哪一种反应物过量。 (3)根据不足量的物质求解。 ... ... ... 关键词: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PPT课件免费下载,本章整合PPT下载,认识化学科学PPT下载,.PPT格式;

下载与使用帮助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如果首次下载不成功,可再次下载,15天内下载本站同一份资料不重复扣费。
3、如果浏览器启用了拦截弹出窗口,此功能有可能造成下载失败,请临时关闭拦截
4、资料成功下载后不支持退换,如发现资料有严重质量问题,请点击网站右侧 【意见反馈】,如若属实,我们会补偿您的损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