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金属材料PPT下载

立即下载
收藏
  • 2024-06-30
  • 65次
  • 0次
  • 15金币
  • 5ukj
  • 详细信息
    • ID:83938
    • 版本:人教版(2019)
    • 册别:必修第一册
    • 等级:普通
    • 年份:2019
    • 大小:905 KB
    • 格式:pptx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金属材料PPT下载-预览图01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金属材料PPT下载-预览图02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金属材料PPT下载-预览图03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金属材料PPT下载-预览图04

预览已结束,下载使用更方便

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第一册《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金属材料PPT下载
展开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金属材料PPT下载 第一部分内容:素养目标 1.复习回顾有关物质的量n与微粒数N、物质的质量m、气体体积V、溶液浓度c间的计算公式,巩固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物理量之间的换算方法。提升定量探究的学习能力及证据推理意识。 2.掌握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一般方法和步骤。能逐步熟练在计算中应用物质的量,掌握计算的技巧和方法。 ... ... ...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PPT,第二部分内容:课堂篇自主预习 知识铺垫 1.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保持不变,所以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在标准状况下,46 g钠和足量的水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为2 g,即2 mol钠和足量的水反应,生成H2的物质的量为1 mol,其体积为22.4 L。  新知预习 一、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以钠和水的反应为例: 结论: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微粒个数之比=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气体体积(相同状况)之比。 二、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基本步骤  自主测试 1.对于反应:2A(g)+2B(g)=3C(g)+D(g),化学计量数之比与下列各项不等的是(  ) A.分子数之比    B.物质的量之比 C.质量之比       D.体积之比(同温同压) 答案C 2.标准状况下,2.8 g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a L氢气,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答案C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计量单位必须满足“上下一致,左右相当”。 3.向500 mL NaOH溶液中投入10.8 g Al,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试计算: (1)Al的物质的量; (2)参加反应的NaOH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 (3)在标准状况下生成H2的体积。 ... ... ...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PPT,第三部分内容:课堂篇探究学习 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问题探究 1.将5.6 g铁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氢气的体积是多少? 提示2.24 L 2.将5.6 g铁放入含有0.05 mol H2SO4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氢气的体积是多少? 提示1.12 L(若已知两种或以上反应物的量,计算时首先要判断哪种物质过量,以完全反应的物质的量为标准进行计算)。 3.将一定量的铁放入稀硫酸中,完全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5.4 g,计算参加反应的铁的物质的量。 提示0.1 mol(本题可以用差量法计算,1 mol铁完全反应生成1 mol H2,溶液质量增加54 g,现在溶液质量增加5.4 g,则反应的铁的物质的量为0.1 mol)。 4.将一定量的铁放入100 mL 2 mol·L-1稀硫酸中,完全反应后铁有剩余,再向溶液中加入50 mL 4 mol·L-1 FeCl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起始时加入铁的质量是多少? 提示16.8 g(该题可用电子得失守恒法解题。 深化拓展 1.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中的“三个规范” (1)书写规范:各种符号的书写要规范,大写字母与小写字母的意义各不相同。如“M”表示摩尔质量,而“m”表示质量;“N”表示微粒数,而“n”表示物质的量。 (2)符号规范 ①设未知数直接用各物理量的符号表示,且要注明物质(或粒子)的符号。如设参加反应HCl溶液的体积为V[HCl(aq)]。 ②各物理量及单位、物质的名称、公式等尽量用符号表示。如已知NaOH溶液的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求NaOH的质量时就写成:m(NaOH)=c(NaOH)·V[NaOH(aq)]·M(NaOH)。 (3)单位规范:把已知量代入计算式中计算时都要带单位且单位要统一。 2.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的注意事项 (1)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而非质量之比。 (2)计算时,各种物质不一定都用物质的量表示,也可以用质量表示,气态物质还可以用体积(标准状况)表示。但要注意物质的量与其他各物理量之间的换算关系,只要做到计量单位“上下一致,左右相当”即可。 3.化学计算中常用的三种方法 (1)关系式法 当已知物和未知物之间是靠多个反应来联系时,只需直接确定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即“关系式”。如把CO还原Fe2O3生成的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求生成沉淀的量,根据化学方程式知3CO~3CO2~3CaCO3,即CO~CaCO3。 (2)守恒法 ①质量守恒 宏观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守恒。 微观守恒: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守恒。 ②得失电子守恒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③电荷守恒 ��.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等于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 ��.离子方程式中,反应物所带电荷总数与生成物所带电荷总数相等且电性相同。 (3)差量法 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有关物理量发生的变化,找出所谓“理论差量”,如反应前后的质量差、物质的量差、气体体积差等。该差量的大小与反应物的有关量成正比。差量法就是借助这种比例关系,解决一定量变的计算题。 例如,把一铁棒插入CuSO4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取出,铁棒质量增加了4 g,据此可求出参加反应的Fe的质量。 ... ... ...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PPT,第四部分内容:随堂检测 1.Mg、Al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氢气4.48 L。下列推断中错误的是(  ) A.参加反应的Mg、Al共0.2 mol B.参加反应的HCl为0.4 mol C.Mg、Al在反应中共失去0.4 mol电子 D.若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能产生0.2 mol H2 答案A 2.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当两个反应放出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同时,反应中消耗的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 B.2∶1 C.3∶1 D.1∶3 答案C 解析设反应放出的气体均为3 mol, 2Al+6HCl=2AlCl3+3H2↑         6 mol 3 mol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 mol 3 mol 所以n(HCl)∶n(NaOH)=6 mol∶2 mol=3∶1。 3.将质量为100 g的铁棒插入1 L 0.5 mol·L-1 CuSO4溶液中,足够长时间后,铁棒的质量将变为(  ) A.102 g B.106 g C.104 g D.110 g 答案C 解析根据题目中的数据可知,铁过量,而CuSO4不足,完全反应,当生成0.5 mol Cu时,固体的质量增加4 g,所以铁棒的质量变为104 g。 4.1 L混合溶液中含有S       0.25 mol,Cl- 0.75 mol,Na+ 0.25 mol,其余为H+,则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2.5 mol·L-1 B.5 mol·L-1 C.0.1 mol·L-1 D.1 mol·L-1 答案D 解析根据电荷守恒:2×c(S      )+c(Cl-)=c(Na+)+c(H+),2×0.25 mol·L-1+0.75 mol·L-1=0.25 mol·L-1+c(H+),得c(H+)=1 mol·L-1。 ... ... ... 关键词: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PPT课件免费下载,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PPT下载,金属材料PPT下载,.PPT格式;

下载与使用帮助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如果首次下载不成功,可再次下载,15天内下载本站同一份资料不重复扣费。
3、如果浏览器启用了拦截弹出窗口,此功能有可能造成下载失败,请临时关闭拦截
4、资料成功下载后不支持退换,如发现资料有严重质量问题,请点击网站右侧 【意见反馈】,如若属实,我们会补偿您的损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