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古诗词诵读PPT

立即下载
收藏
  • 2024-06-30
  • 45次
  • 0次
  • 15金币
  • 5ukj
  • 详细信息
    • ID:7153
    • 版本:部编版
    • 册别:六年级下册
    • 等级:普通
    • 年份:2019
    • 大小:656 KB
    • 格式:pptx
《泊船瓜洲》古诗词诵读PPT-预览图01
《泊船瓜洲》古诗词诵读PPT-预览图02
《泊船瓜洲》古诗词诵读PPT-预览图03
《泊船瓜洲》古诗词诵读PPT-预览图04
《泊船瓜洲》古诗词诵读PPT-预览图05
《泊船瓜洲》古诗词诵读PPT-预览图06
《泊船瓜洲》古诗词诵读PPT-预览图07
《泊船瓜洲》古诗词诵读PPT-预览图08
《泊船瓜洲》古诗词诵读PPT-预览图09
《泊船瓜洲》古诗词诵读PPT-预览图010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泊船瓜洲》古诗词诵读PPT
展开
《泊船瓜洲》古诗词诵读PPT 第一部分内容:课前导入 唐宋八大家 三苏一王欧韩柳,一个和尚跟后头。 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一王:王安石 欧韩柳:欧阳修,韩愈,柳宗元 一个和尚:曾巩 ... ... ... 泊船瓜洲PPT,第二部分内容:课前预习 作者简介 王安石( 1021- -1086),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省抚州)人,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在宋神宗时曾两度为相,推行新政变法,但由于保守派的反对,收效不大。晚年退居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封荆国公,世人称王荆公。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擅长说理,道劲有力。代表作品:《登飞来峰》《泊船瓜洲》《元日》《梅花》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1075年春。当时年过半百的王安石接到宋祥宗的命令,第二次要他担任宰相。已经历了两次因推行新法而被罢相的坎坷遭遇,王安石对政治早已心灰意冷,但他几经推辞未获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上京就任,乘船从京口到达瓜州。此诗书写的正是他到达瓜州时候的心情。 ... ... ... 泊船瓜洲PPT,第三部分内容:初读课文 多音字 间 间隙,间隔,离间 中间,田间,瞬间 数 数目,天数,数日 不可胜数,数落 数见不鲜 重 重复,重逢,重叠 举重,重病,重视 还 还乡,还击,归还 还好 ... ... ... 泊船瓜洲PPT,第四部分内容:古诗详解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句析:这两句写眼前景象,却饱含深情。所乘之船就在瓜州停靠,却不能回金陵去,可见时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是十分浓厚的。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请大家思考一下,“绿”字在这句诗句中的运用有什么好处? 句析:这两句抒发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绿”字既写出了江南水乡早春嫩绿的色调,又表现了春风唤醒大地的勃勃生机。尾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表现了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的场景,诗人以疑问的语气,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出自已思念家园的心情。 “绿”的故事 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以一个“绿”字写活了初春江南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景色。“绿”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是吹绿的意思,用得绝妙。春风所到之处无不染绿,这就使看不见、摸不着的春风被拟人化了,正是“绿”的妙处。 传说王安石先后用了“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总感觉诗歌不够鲜活,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春风又绿江南岸”则不仅叙述出春风已来到江南,而且描绘出绿草如茵的江南之春,这怎能不让游子长叹一声——“明月何时照我还”呢?  诗意: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京口到南京钟山也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长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赏析:这首诗前两句写的是诗人在瓜洲遥望家乡时的所见所想。他看到的是跟瓜洲一水之隔的京口,想到再翻过几座山就是家乡钟山,思乡情切而不得。后面两句点明了诗人离乡的时间一草长莺飞的春天。他看到春天满眼的新绿,想到春去还会回来,而自已却归乡无期,思乡的愁绪如春天的绿草一样生长、蔓延。当春风吹绿长江南岸的时候,诗人的心里也充满了乡愁。 ... ... ... 泊船瓜洲PPT,第五部分内容:主旨感悟 这是一首思念故乡的诗,写于王安石再次出仕的途中。作者借景抒情,借身边的“山水,春风,明月”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关键词: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PPT课件免费下载,泊船瓜洲PPT下载,古诗词诵读PPT下载,.PPT格式;

下载与使用帮助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如果首次下载不成功,可再次下载,15天内下载本站同一份资料不重复扣费。
3、如果浏览器启用了拦截弹出窗口,此功能有可能造成下载失败,请临时关闭拦截
4、资料成功下载后不支持退换,如发现资料有严重质量问题,请点击网站右侧 【意见反馈】,如若属实,我们会补偿您的损失。
回到顶部